相比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的油篓崮,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的油篓寨,海拔更高,体量更大,气势更磅礴,形神更相像。曾经,在我浅薄的认知里,以为蒙阴的南岱崮(709米)就是海拔最高的崮了,岂不知,山外有山,崮外有崮,我们刚刚攀登的雁门寨海拔937米,沂山的歪头崮和狮子崮分别为971米和950米,油篓寨也有859米。
在登雁门寨的途中,忍不住屡次驻足回望油篓寨,并连连称叹:真是太美了!太像油篓了!要想看到山的完美形状,一定要跳出山外去,最好是站在另一座山上观望,而雁门寨就是观望油篓寨的最佳地点。
展开剩余83%油篓寨西端,一列犹如长城般巍峨绵长的山脊甚是壮观,其北,几座崮峰宛如参差的鹿角,那就是鹿角寨了。我对外子说:我想站在油篓寨上看看鹿角寨,还想看看油篓寨西边的那列狭长的山脊。
从雁门寨下来,体力已消耗大半,吃了点随身带的食物,驱车返回,至油篓寨下,外子说:“我在车里等着,你到山梁上看看,也算是爬了。” 我说:“这么好的山,怎能我一人独赏?”于是强拉外子下车同行,不让他背包,只让他持一根登山杖,轻装前行,我则自告奋勇,背着水和水果,兴致勃勃地走在前头。
刚行了几十步,前面出现一个岔路口,正不知朝东还是朝西,可巧碰到一位大嫂迎面走来,便问她怎么走,她说东面的山梁上有条路,能上去,西边上不去。于是跨过沟壑间的田地,直奔东面山梁。山梁上的灌木草丛里港联配资,果然隐藏着一条清晰的山路,曲曲折折地通向山顶。
看看时间,已经下午四点一刻,太阳被油篓崮挡在了西面,正是半山瑟瑟半山红。面对我们的悬崖迤逦曲折,如笋如柱,峥嵘雄俊,悬崖之上是一片一片墨绿的翠柏。
脚步匆匆,气喘吁吁,只希望赶在太阳落山之前登顶,我们和太阳赛跑,也挑战着体力的极限。山风很大,路很崎岖,行到半山腰,汗湿全身,头也有点鼓胀。
外子一屁股坐在一块山石上,对我说:“把包放下,你先上,我歇会儿,我要是想上,就去赶你,不想上,就在这儿等你。”
于是我便成了孤勇者,踏着乱石杂草,分开荆棘灌木,飞快地向山顶冲去。“少年恃险若平地,独倚长剑凌清秋”,我的少年时代虽已远去,爬起山来,却还有一股少年追风的狂野。
山径转向西南,在昏沉的太阳的阴影里,我看到绝壁上垒着一道一道的石墙,被太阳打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色。难以想象,当时的人是怎么把这些石块垒上去的,而且垒得这么整齐,而且历百年而不倒。
登上垭口,豁然开朗,无穷数的群山盈满视野,近者碧绿如玉,远者苍蓝若黛,忍不住想放歌长啸。此时,听到外子呼喊,他又上行了一段山路,也看到了绝壁上的围墙。他说他就在此处等我,不再前行了。
南望,但见一列长板状的峰顶横亘在云端,这就是我们在雁门寨看到的如小小海螺般的油篓的篓口,真是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。进入密林中的小径,心里瞬时升起一股恐惧:此时,若有歹人或野兽突然出现呢?恐惧瞬时熄灭,若打了退堂鼓,可就功亏一篑了。阳光斜射,映照得崮峰下一片昏暗,看不到有路通向崮顶。正愁前面无路,走了几步,进入太阳的阴影,一条斜径立刻清晰起来,真是柳暗花明。
站在崮台上,吹着千里长风,沐着万道霞光,环视千山万壑港联配资,不知今夕何夕,不知此地何地。登山途中所有的汗水和疲累,换得了此时此刻的超尘绝俗、宠辱偕忘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同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